一、资格预审:第一道门槛
1.1 资格后审 vs 资格预审
资格后审:开标现场核验,适合技术成熟、竞争充分项目;
资格预审:提前筛人,减少无效竞争,常见于EPC、PPP。
1.2 资料清单“五件套”
营业执照、资质证书、安全生产许可证、近三年业绩、财务报表。
1.3 业绩匹配技巧
用“关键词+金额+时间”三要素快速筛选:
“市政道路+5000万以上+2022-2024”命中度最高,避免“大而空”。
二、标书制作:把“不会说话”的纸变成“会说话”的方案
2.1 目录逻辑
评标专家30秒扫目录:技术标-施工组织-质量安全-进度-造价-服务。
2.2 施工组织“三板斧”
横道图:总工期节点醒目;
BIM漫游:关键工序可视化;
风险矩阵:红黄绿一目了然。
2.3 最易丢分的细节
签字盖章缺骑缝章→废标;
电子签章未CA加密→上传失败;
页码不连续→形式审查扣分。
三、造价测算:让数字自己“讲故事”
3.1 三步法快速核价
基价:当地最新信息价+市场询价;
系数:企业定额修正(人工-3%、机械+5%);
策略:预留2%不可预见费,防止后期变更被动。
3.2 不平衡报价策略
前期回款快:土方、桩基单价+8%;
后期变更多:装饰、安装单价-5%,总价不变,利润前移。
3.3 电子造价锁
使用广联达GCCP5.0导出招标接口,自动检查清单编码、项目特征一致性,避免“低级错误废标”。
四、电子投标:云端赛跑的“踩点技巧”
4.1 时间节点
上传:开标前24小时完成,留足2小时网络缓冲;
CA证书:提前一周续期,防止临期失效;
模拟解密:开标前夜演练一次,确保Ukey+密码双备份。
4.2 标书加密“双保险”
投标文件+清单分别加密,防止评标软件串包。
4.3 应急锦囊
网络中断→4G热点+手机热点双通道;
文件过大→PDF压缩+分卷上传。
五、评标与澄清:把“质疑”变成“加分”
5.1 常见质疑点
施工组织与工期矛盾;
材料品牌未响应招标文件;
造价与市场价偏离>10%。
5.2 澄清模板
“感谢评委指正,我方已补充第X页第Y条,详见附件Z”,15分钟内PDF回传,精准回应不辩解。
5.3 现场答辩“三句话”
第一句:重述问题;
第二句:给出数据;
第三句:承诺结果。简洁有力,避免拉锯。
六、合同谈判:中标后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6.1 价格修正
单价合同:允许±3%调整,提前锁定主材品牌;
总价合同:固定风险包干,约定调价公式(钢材±5%触发)。
6.2 工期砝码
“若我方提前30天交付,奖励合同价0.5%”,把优势写进条款。
6.3 风险兜底
疫情、环保停工:约定不可抗力停工补偿公式;
材料暴涨:设置主材调差库,月度信息价联动。
七、案例复盘:一次“险胜”的细节
2024年某市政道路EPC项目,资格预审120进20。
资格:业绩用“合同+验收+发票”三件套,避免“业绩争议”;
技术:BIM+无人机实景融合,专家直呼“眼前一亮”;
造价:预留3%环保措施费,评标打分时“环保加分”直接反超第二名1.2分。
最终报价仅比第三名低0.8%,却因“技术+环保”双高分中标。
八、未来趋势:数字投标与智能评标
远程异地评标:专家在家“云评”,全程留痕;
AI清标:30秒完成1000页标书相似度检测;
区块链存证:投标文件哈希值上链,防篡改可追溯。
结语
投标不是“写书”,而是“答题”。把资格预审当“资格赛”,标书制作当“作文”,造价测算当“数学竞赛”,电子投标当“技术赛”,评标澄清当“答辩”。掌握每一关的得分点,就能把“概率游戏”变成“确定性胜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