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项目竣工结算“最后一公里”攻防战

2025-08-24

一、结算不是“算总账”,是“打攻防”
竣工结算常被戏称为“第二次投标”。施工单位要守住利润,甲方要控制总价,审计要在规则内“砍一刀”。把结算拆成“攻”与“防”两阵:

  • 攻:施工单位提交完整证据链,锁定每一笔变更;

  • 防:甲方、审计按合同、规范逐项审减。
    谁掌握证据、谁掌握节奏,谁就赢得最后100米。

13.jpg

二、竣工资料“三道锁”
第一锁:图纸、变更、签证三合一
每份变更必须对应设计变更单、现场签证、竣工图纸三件套,缺一不可。缺设计变更→视为施工优化,不予计价;缺签证→视为合同内工作内容。
第二锁:影像+坐标双证据
隐蔽工程必须附“开挖前+开挖后”带坐标水印照片,照片编号与签证编号一一对应,防止“事后补图”。
第三锁:时间戳闭环
所有纸质资料扫描PDF/A,电子文件上传企业云盘,自动生成时间戳,防止“倒签”争议。

三、量价核对“四大雷区”
雷区1:重复列项
模板、脚手架已在措施费,结算又按实签证。破解:合同条款写明“措施费包干,不再调整”。
雷区2:超高降效
层高>3.6 m才计取超高费,结算时“一刀切”全线计取。破解:在图纸会审阶段即明确“超高判定节点”,并留影像证据。
雷区3:材料价差
信息价只含出厂价,不含运费、装卸费。破解:合同补充条款“运费按实际发票计取,信息价±5%以内不调差”。
雷区4:变更量价倒挂
变更工程量增加,但单价低于合同价。破解:变更单价按“合同类似单价+定额组价+市场询价”三选一,并附询价记录。

四、争议解决“三步法”
第一步:数据对碰
用Excel透视表快速核对“送审量-审减量-争议量”三栏数据,红色标出差异>5%项目,锁定争议焦点。
第二步:背靠背谈判
双方各自准备“最低可接受方案”,谈判桌上直接亮底牌,减少拉锯。
第三步:第三方介入
争议金额>合同价5%时,启动造价咨询或仲裁,提前在合同里约定“争议评审小组”名单,缩短周期。

五、审减控制“四把钥匙”

  1. 过程留痕
    每道工序验收单、材料进场单、隐蔽影像同步归档,审计无法“一刀切”砍掉。

  2. 量价同步
    变更发生后7天内同步更新BIM模型与清单,防止“量涨价滞”。

  3. 风险金预埋
    投标阶段预埋2%风险金,专款专用,避免后期“无米下锅”。

  4. 索赔时效
    合同写明“变更签证须在发生后14天内提出,逾期视为放弃”,倒逼资料及时性。

六、全过程复盘:一次“攻防”实录
某18层住宅,合同价2.1亿,送审结算2.35亿。

  • 攻方:施工单位提前预埋变更签证链,影像+坐标+时间戳完整,争议金额仅200万;

  • 防方:甲方审计用透视表锁定重复脚手架、超高降效两项,审减800万;

  • 结果:双方背靠背谈判2轮,最终结算2.27亿,审减率3.4%,低于行业均值5%,项目提前15天完成结算。

七、未来趋势

  • AI量审:图纸导入→自动识别变更→生成审减报告,误差<2%;

  • 区块链存证:变更签证哈希值上链,不可篡改;

  • 电子竣工图:与结算数据实时绑定,审计一键调取。

结语
竣工结算是项目利润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把证据链做扎实,把争议点提前锁死,把谈判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,就能把“拉锯战”变成“短平快”,让每一份成本都有据可循,每一次审减都在可控范围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